演奏大廳>歐洲>羅素>唱片>19世紀的音樂
19世紀的音樂(19th Century Music)  

點擊放大
標簽:GHA
編號:GHA 126002
發行:1988
吉他:
錄音:--D
時間:58'43
樂隊:
指揮:
 
1. Rondo brillants (3) for Guitar, Op. 2: Excerpt(s)
作曲:Dionysio Aguado (1784 - 1849) [西班牙]
編曲: 時期:古典主義

阿瓜多的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到吉他研究之中。他使吉他技巧獲得了新的進步,改善了吉他的音色和音量。他的這些理念在他1820年出版于馬德里的《吉他方法》中得以問世。

1825-1838年間,阿瓜多居住于巴黎,与費爾南多·索爾結為至交,并時常共同舉行音樂會。為了獲得宏大而清澈的音響,阿瓜多發明了一种三角型支架以穩定地支撐吉他而不再需要身体的參与,雙手亦得以自由移動。

阿瓜多創作的作品數量并不很多,但他留下了一系列寶貴的練習曲,幻想曲,圓舞曲,一部凡丹戈,小步舞曲,和几部“音樂會輪旋曲”。他的所有作品都具有深刻的音樂性。

2. Introduction and Polonaise for Guitar, Op. 14
作曲:Napoléon Coste (1806 - 1883) [法國]
編曲: 時期:古典主義

科斯特的父親曾是拿破侖皇帝軍隊中的一名軍官,所以以拿破侖的名字命名了科斯特。科斯特的母親給他上了吉他的第一課。在18歲的時候,他已經准備一展作為演奏家和教育者的天才了。1828年他同吉他家路易基·薩格里尼(Luigi Sagrini)在Valenciennes一同演出。几年后他移居巴黎學習和聲与對位,并同當時的吉他大師們保持密切往來。

1838年,他在巴黎同60歲的索爾一起舉行了他的第一場音樂會,那同時也是索爾最后的一次公開露面。索爾去世的七年后,科斯特出版了索爾教本的增訂版。1863年,由于在一次事故中右臂受傷,科斯特不得不放棄演奏生涯,并轉向教學和作曲。

為了擴展吉他的性能,科斯特使用一把七弦、24品的吉他(這把怪异而且可能獨一無二的吉他現存于巴黎博物館)。科斯特并非在該時期使用這類吉他的唯一演奏家:卡魯里·帕多維茲(Carulli Padovetz)和梅爾茲(Mertz)使用十弦吉他,雷崗蒂(Regondi)使用八弦吉他,而曼虹使用十一弦吉他。

3. Elégie
作曲:Johann Kaspar Mertz (1806 - 1856) [匈牙利]
編曲: 時期:古典主義

梅爾茲早年就學習吉他和長笛。一直到1840年,他都以教授音樂為生。此后他离開祖國匈牙利,希望在以重要音樂活動著稱的維也納揚名立万。在一次成功的宮廷演出之后不久,梅爾茲被任命為皇后的宮廷吉他樂師。作為獨奏家,他很快就美名遠播,并遠赴波蘭和俄國巡演。后來他亦在布里斯勞,柏林,德雷斯德,阿爾坦堡和萊比錫演奏。在旅行過程中,梅爾茲遇到了他未來的妻子、不時同他進行二重奏的鋼琴家約瑟芬·普蘭汀(Joseéphine Plantin)。1842年,這對夫婦在維也納居住了一段時間,貴族們對他們青眼有加。梅爾茲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長笛家,大提琴家,和曼陀林家。

梅爾茲雖然体格瘦弱,他依然馬不停蹄地舉行高水准的音樂會,尤其是為巴伐利亞的路德維西一世及和西·達姆斯達德(Hesse Darmstadt)大公爵進行的演出。在他逝世前不久,梅爾茲參加了馬卡羅夫(Markaroff)在布魯塞爾組辦的吉他比賽,他的《小協奏曲》(Concertino)獲得了一等獎。

4. Fantasia for Guitar
作曲:José Broca (1805 - 1882)
編曲: 時期:古典主義

布洛卡生于泰拉貢納省(Tarragona)的盧斯(Reus),按照阿瓜多的方法自學吉他,后來并得到大師親自指點。布洛卡在他的出生地度過了大部分青年時代,他在家鄉教授吉他,一直到28歲。其后他在法國軍中服役15年。戰后,他在巴塞羅那定居,進行教學和舉行音樂會。他成為索爾和阿瓜多音樂最受歡迎的演繹者。布洛卡的作品有20部,其中包括一首《幻想曲》,以及為他的學生和朋友何塞·費雷爾(José Ferrer)創作的、名為"la amistad"的引子与變奏。

5. Pieces (3) for Guitar, Op. 65: no 1, Fantaisie hongroise
作曲:Johann Kaspar Mertz (1806 - 1856) [匈牙利]
編曲: 時期:古典主義
6. Leyenda
作曲:Gimenez Manjon (1866 - 1919)
編曲: 時期:古典主義

曼虹生于維拉卡里洛(Villacarillo),在一歲的時候就雙目失明。早在幼年他就決定將畢生奉獻給音樂,并發現吉他是他無法分离的密侶。他的同事大衛·德爾·卡斯提羅(David del Castillo)鼓勵他成為一位演奏家,雖然他的情況相當艱難。

他在巴黎居住了几段時間,并在巴塞羅那的音樂學院講學。在他無數的音樂會節目單上,可以見到大師索爾和阿瓜多的作品,也有他自己的創作。与同時代的泰雷加相似的是,曼虹也將貝多芬和舒伯特的音樂改編為吉他曲,并匯入自己的保留曲目。

1893年,曼虹到南美進行廣泛的旅行。他定居于布宜諾斯艾利斯,并創建了一個音樂學院。在1912-1913年間,他曾再度到歐洲巡演。他留下了15部左右的作品(多為西班牙和阿根庭題材),還有一部分為上下兩卷的吉他方法。

7. Aire Vasco
作曲:Gimenez Manjon (1866 - 1919)
編曲: 時期:古典主義
8. Reverie nocturne, Op. 19
作曲:Giulio Regondi (1822 - 1872) [英國]
編曲: 時期:古典主義

雷崗蒂生于1822年,父親是意大利人,而母親是德國人。雷崗蒂是一個天才神童,在九歲之前就在所有的歐洲宮廷進行過演出。他与一位年少的天才少女凱瑟琳·約瑟發·佩爾澤(Catherine Josepha Pelzer)同台演出。他們都必須爬到一個桌台上才能讓觀眾們看到。雷崗蒂具有敏感而微妙的天性,后來的證据表明他的确极為善良并充滿智慧。

雷崗蒂的吉他作品共有九部,它們都反映了作曲家的特點:优雅和品位。

GS評价

在這張唱片發行的同時,古典吉他界也誕生了一位音色大師。這張專輯封面上燦爛的笑容似乎成為了羅素的標准照,在多張唱片的插頁和訪談記錄中被使用。

羅素是一位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大師,他的浪漫之中帶有寬廣而深沉的憂郁,這种獨特的憂郁完全沒有自怜自歎的意味,而是一种悲天憫人的情緒。在別人的音樂中,間或總能听到一些急促的樂句,有時是技巧的緣故,有些是演繹的原因,而羅素永遠是從容不迫,不會有“喘不上气”的感覺。羅素的音樂在有些人看來顯得缺乏激情,在我听來則如同月色下藍色的大海,就象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描繪的那樣,深深的海洋波浪蕩漾,平靜的表面下涌動著巨大的情感,孕育著劇烈的變化。心中郁結著這樣的感受,聆听音樂的進行,當弦音戛然而止的時候,人們仍然沉浸在深深的憂郁之中;而當我們再次看到大師燦爛的笑容時,才恍然明白,原來我們不自覺的掉入了大師的音樂陷阱……

唱片收錄了古典主義時期六位作曲家的八部作品,除了阿瓜多之外,多為大家平日較少見到的作曲家,因此編譯了唱片中的簡介呈獻給大家。

要提到的作品之一是阿瓜多的《行板与輪旋曲》,這首被布里姆大師稱為歷史上最難的吉他作品,在羅素手下毫無滯澀,但是相對布里姆大師的演繹,羅素稍顯缺乏彈性。(順便提到布里姆大師的《吉他拉》錄像中,這部作品的攝影相當精彩,左右手的配合与交替,充分表現了大師的高超技藝。)另外一首最近才在國內吉他圈流行的作品是雷崗蒂的《夜曲》。多數國內的愛好者是在楊雪霏的首張專輯《古典吉他》中首次听到這部作品并為之著迷,殊不知,羅素這張專輯正是楊雪霏小姐最為鐘愛的唱片,她把這首优美之极的顫音曲作為她首張專輯中的首支樂曲,大概多少受到了羅素的影響。羅素的浪漫和寬廣在這支樂曲中得到完美体現,顫音旋律線几可繞梁三日,令人食不甘味。

我要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