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大厅>欧洲>未来计划>唱片>经典管弦乐作品
为双吉他创作的经典管弦乐作品(Orchestral Classics for Two Guitars)  

点击放大
标签:Finlandia
编号:FACD 18915
发行:1997
吉他:拉米列兹
录音:DDD
时间:62'36
乐队:
指挥:
 
1. Concierto de Aranjuez for Guitar
作曲:Joaquín Rodrigo (1901 - 1999) [西班牙]
编曲: 时期:20世纪

虽然我们试图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来扩展吉他的保留曲目和技巧,我们仍然觉得即使投入一生也无法完成这位西班牙作曲家在1939年为吉他与管弦乐队创作著名的《阿兰胡埃斯协奏曲》那一重要时刻的成就。那一刻,吉他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首举足轻重的协奏曲作品,而且它的成功简直是立竿见影,举世瞩目。

我们于1992年荣幸地受邀到作曲家的马德里家中去拜访他。我们得以与他详尽地探讨这部作品。自然而然的,这给我们如何改进和演奏我们的编曲带来了巨大的灵感。

原作中的吉他独奏部分在技巧上已经相当困难,而我们的编曲当然不会“好”到哪里去,因为演奏者的手指只要稍有空闲,就会被马上用来填补管弦乐部分的空白。为了改编这部作品,我们也不得不运用了不少非传统的技巧。比如,传统技法无法在吉他上同时弹奏低音和进行拨奏,而我们不得不创造这种技巧。这些新式的方法产生了某种非常有趣的心理效果:由于许多吉他爱好者对现存的吉他技巧存在思维定式,他们突然“听到”两把以上的吉他在同时演奏……

2. Peer Gynt Suite no 1, Op. 46
作曲:Edvard Grieg (1843 - 1907) [挪威]
编曲: 时期:浪漫主义

作为斯堪的那维亚的一对二重奏,演奏一部反应我们的传统和情绪的作品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我们很多人在孩提时代都被《山大王的大厅》中的恐怖主题吓得要命。现在报应来了,不管我们喜欢与否,已经有一个评论专栏把我们称作“可怕的吉他演奏家”了……

爱德华·格里格是迄今为止挪威最著名的作曲家,他的两部《皮尔·金特组曲》当然是最重要的作品。奇怪的是,他那时差点儿就没有写成它们:当时同样著名的挪威作家亨里克·埃勃森在1874年邀请他为七年前写的剧本《皮尔·金特》创作音乐,以使该剧有较大的可能上演。格里格对这个主意不怎么感冒,但当时他正遭受着某种经济窘境,也就是现在很多艺术家所说的“贫困潦倒”,所以最终应承了下来。

他为剧本创作了23个乐章,后来选择了其中最精华的乐章并基于纯音乐的标准把它们匮集成两部四乐章的管弦乐组曲。

3. Serenade no 13 in G major, K 525 "Eine kleine Nachtmusik"
作曲: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 - 1791) [奥地利]
编曲: 时期:古典主义

莫扎特,这名字便已说明了一切。他大概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才子。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600多部作品,这首《小夜曲》便是其中的一部。这首曲子在其他作曲家的夜曲类作品中独树一帜,以“著名”来形容它几乎成了一种保守的说法。也许它被演奏得太频繁而使自身形象受损。至少在音乐圈里,听到这首“就餐音乐”便露出不屑的神情似乎成了一种时髦。我们过去也是如此,直到我们在“未来计划”开始之初觉得需要一首可以在酬金优厚的“餐间音乐会”上演奏的曲目(换句话说,就是“挺耗时间,却又手到擒来”的曲目),这想法才有所改变。我们的曲目由于天然的原因而对体能要求很高,这迫使我们花了不少钱在按摩院里放松,这次我们决定让我们疲惫的手指尽量得到休息。

结果,莫扎特玩弄了我们!当我们真正研究这首作品的时候才明白,我们在以前其实并没有认真地聆听它。比如,这首作品中充满了小巧而繁复的对位线条,而这些精致的对位常被许多弦乐器合奏产生的密集乐音而淹没。在吉他这样的弹拨乐器上,这些旋律线自然而然地如浮雕般凸现出来。通过去掉大量重复乐段中的某些部分,我们手下突然出现了一部有趣而充满均衡感的音乐会作品!

那么,这部作品演奏起来是容易还是简单呢?我们把这个问题留给您好了……

4. Chamber Concerto for Lute and 2 Violins in D major, RV 93
作曲:Antonio Vivaldi (circa 1678 - 1741) [意大利]
编曲: 时期:巴洛克

意大利作曲家安东尼奥·维瓦尔第在其生命的最后40年间令人震惊地创作了750部作品,而其中的450多部是协奏曲。不太过份地说,协奏曲这种具有快速的第一乐章、慢速的中间乐章、和活泼的第三乐章的音乐形式多少是由维瓦尔第“发明”的。这也一直成为协奏曲的标准。

构成《四季》的四首协奏曲无疑是他最知名的作品(是的,我们的下一张专辑将演奏它们……),但这首为鲁特琴与弦乐创作的小型协奏曲也经常被演奏。独奏部分的技巧并不难,而且音乐的织体结构也并不复杂。维瓦尔第在全曲每个乐章中都贯穿使用了A1A2B1B2的形式,根据当时的习惯,演奏者在这些重复的间隙需要即兴发展出一条旋律线。这在过去曾经是展示音乐才能的一个手段,他们甚至有这样的专门比赛,但现在就不那么大惊小怪了。就象许多摇滚乐手所做的那样,如果你即兴发挥的水平不济,那就预先作一首“即兴曲”——至少我们就是这样做的……

在第一和第三乐章,我们应用了古典吉他从弗拉门哥吉他借来的扫弦手法,在原作中并没有这样的成分。在第三乐章我们为了突出管弦乐合奏而使用它,而在第一乐章,我们把独奏部分的几个伴奏小节用扫弦代替,原因是……这样子挺好玩儿。但愿维瓦尔第在天之灵原谅我们!

GS评价

未来计划二重奏带给我的惊喜是显而易见的,这次介绍的管弦乐改编作品绝对可以令您眼前为之一亮。更细致的解说您可以参看左侧的详细曲目列表。这里想提到的是,未来计划在这张专辑中使用的是拉米列兹吉他,如果您有幸听到他们的下一张专辑,您会发现他们使用的坎普吉他更适合管弦乐的作品,丰富的层次感,真的给人以无限的错觉:这难到仅仅是两把吉他吗?

听惯了《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的管弦乐版,也许在个别的乐段会感觉非常不习惯,尤其是在第二乐章三组亢奋的扫弦后等待弦乐全奏的恢宏时,有一种坠入深渊的“失重感”,然而多次聆听之后,却发现这样的处理别有洞天……也许,这告诉我们,在聆听音乐的时候,要学会“期待意外”(Expect the unexpected.)。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莫扎特的小夜曲。很多人认为莫扎特的作品肤浅无物。GS觉得“简单”的音乐并不意味着“肤浅”,与表现内心交战及爱欲矛盾的音乐相比,莫扎特的音乐如春天般的率真与温暖。不信?那就听听这张专辑中的小夜曲吧……

乐曲解说由Max Gossell先生馈赠。GS翻译。

我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