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大廳>歐洲>未來計划>唱片>經典管弦樂作品
為雙吉他創作的經典管弦樂作品(Orchestral Classics for Two Guitars)  

點擊放大
標簽:Finlandia
編號:FACD 18915
發行:1997
吉他:拉米列茲
錄音:DDD
時間:62'36
樂隊:
指揮:
 
1. Concierto de Aranjuez for Guitar
作曲:Joaquín Rodrigo (1901 - 1999) [西班牙]
編曲: 時期:20世紀

雖然我們試圖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來擴展吉他的保留曲目和技巧,我們仍然覺得即使投入一生也無法完成這位西班牙作曲家在1939年為吉他与管弦樂隊創作著名的《阿蘭胡埃斯協奏曲》那一重要時刻的成就。那一刻,吉他終于有了自己的第一首舉足輕重的協奏曲作品,而且它的成功簡直是立竿見影,舉世矚目。

我們于1992年榮幸地受邀到作曲家的馬德里家中去拜訪他。我們得以与他詳盡地探討這部作品。自然而然的,這給我們如何改進和演奏我們的編曲帶來了巨大的靈感。

原作中的吉他獨奏部分在技巧上已經相當困難,而我們的編曲當然不會“好”到哪里去,因為演奏者的手指只要稍有空閒,就會被馬上用來填補管弦樂部分的空白。為了改編這部作品,我們也不得不運用了不少非傳統的技巧。比如,傳統技法無法在吉他上同時彈奏低音和進行撥奏,而我們不得不創造這种技巧。這些新式的方法產生了某种非常有趣的心理效果:由于許多吉他愛好者對現存的吉他技巧存在思維定式,他們突然“听到”兩把以上的吉他在同時演奏……

2. Peer Gynt Suite no 1, Op. 46
作曲:Edvard Grieg (1843 - 1907) [挪威]
編曲: 時期:浪漫主義

作為斯堪的那維亞的一對二重奏,演奏一部反應我們的傳統和情緒的作品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我們很多人在孩提時代都被《山大王的大廳》中的恐怖主題嚇得要命。現在報應來了,不管我們喜歡与否,已經有一個評論專欄把我們稱作“可怕的吉他演奏家”了……

愛德華·格里格是迄今為止挪威最著名的作曲家,他的兩部《皮爾·金特組曲》當然是最重要的作品。奇怪的是,他那時差點儿就沒有寫成它們:當時同樣著名的挪威作家亨里克·埃勃森在1874年邀請他為七年前寫的劇本《皮爾·金特》創作音樂,以使該劇有較大的可能上演。格里格對這個主意不怎么感冒,但當時他正遭受著某种經濟窘境,也就是現在很多藝術家所說的“貧困潦倒”,所以最終應承了下來。

他為劇本創作了23個樂章,后來選擇了其中最精華的樂章并基于純音樂的標准把它們匱集成兩部四樂章的管弦樂組曲。

3. Serenade no 13 in G major, K 525 "Eine kleine Nachtmusik"
作曲: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 - 1791) [奧地利]
編曲: 時期:古典主義

莫扎特,這名字便已說明了一切。他大概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音樂才子。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創作了600多部作品,這首《小夜曲》便是其中的一部。這首曲子在其他作曲家的夜曲類作品中獨樹一幟,以“著名”來形容它几乎成了一种保守的說法。也許它被演奏得太頻繁而使自身形象受損。至少在音樂圈里,听到這首“就餐音樂”便露出不屑的神情似乎成了一种時髦。我們過去也是如此,直到我們在“未來計划”開始之初覺得需要一首可以在酬金优厚的“餐間音樂會”上演奏的曲目(換句話說,就是“挺耗時間,卻又手到擒來”的曲目),這想法才有所改變。我們的曲目由于天然的原因而對体能要求很高,這迫使我們花了不少錢在按摩院里放松,這次我們決定讓我們疲憊的手指盡量得到休息。

結果,莫扎特玩弄了我們!當我們真正研究這首作品的時候才明白,我們在以前其實并沒有認真地聆听它。比如,這首作品中充滿了小巧而繁复的對位線條,而這些精致的對位常被許多弦樂器合奏產生的密集樂音而淹沒。在吉他這樣的彈撥樂器上,這些旋律線自然而然地如浮雕般凸現出來。通過去掉大量重复樂段中的某些部分,我們手下突然出現了一部有趣而充滿均衡感的音樂會作品!

那么,這部作品演奏起來是容易還是簡單呢?我們把這個問題留給您好了……

4. Chamber Concerto for Lute and 2 Violins in D major, RV 93
作曲:Antonio Vivaldi (circa 1678 - 1741) [意大利]
編曲: 時期:巴洛克

意大利作曲家安東尼奧·維瓦爾第在其生命的最后40年間令人震惊地創作了750部作品,而其中的450多部是協奏曲。不太過份地說,協奏曲這种具有快速的第一樂章、慢速的中間樂章、和活潑的第三樂章的音樂形式多少是由維瓦爾第“發明”的。這也一直成為協奏曲的標准。

构成《四季》的四首協奏曲無疑是他最知名的作品(是的,我們的下一張專輯將演奏它們……),但這首為魯特琴与弦樂創作的小型協奏曲也經常被演奏。獨奏部分的技巧并不難,而且音樂的織体結构也并不复雜。維瓦爾第在全曲每個樂章中都貫穿使用了A1A2B1B2的形式,根据當時的習慣,演奏者在這些重复的間隙需要即興發展出一條旋律線。這在過去曾經是展示音樂才能的一個手段,他們甚至有這樣的專門比賽,但現在就不那么大惊小怪了。就象許多搖滾樂手所做的那樣,如果你即興發揮的水平不濟,那就預先作一首“即興曲”——至少我們就是這樣做的……

在第一和第三樂章,我們應用了古典吉他從弗拉門哥吉他借來的掃弦手法,在原作中并沒有這樣的成分。在第三樂章我們為了突出管弦樂合奏而使用它,而在第一樂章,我們把獨奏部分的几個伴奏小節用掃弦代替,原因是……這樣子挺好玩儿。但愿維瓦爾第在天之靈原諒我們!

GS評价

未來計划二重奏帶給我的惊喜是顯而易見的,這次介紹的管弦樂改編作品絕對可以令您眼前為之一亮。更細致的解說您可以參看左側的詳細曲目列表。這里想提到的是,未來計划在這張專輯中使用的是拉米列茲吉他,如果您有幸听到他們的下一張專輯,您會發現他們使用的坎普吉他更适合管弦樂的作品,丰富的層次感,真的給人以無限的錯覺:這難到僅僅是兩把吉他嗎?

听慣了《阿蘭胡埃斯協奏曲》的管弦樂版,也許在個別的樂段會感覺非常不習慣,尤其是在第二樂章三組亢奮的掃弦后等待弦樂全奏的恢宏時,有一种墜入深淵的“失重感”,然而多次聆听之后,卻發現這樣的處理別有洞天……也許,這告訴我們,在聆听音樂的時候,要學會“期待意外”(Expect the unexpected.)。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莫扎特的小夜曲。很多人認為莫扎特的作品膚淺無物。GS覺得“簡單”的音樂并不意味著“膚淺”,与表現內心交戰及愛欲矛盾的音樂相比,莫扎特的音樂如春天般的率真与溫暖。不信?那就听听這張專輯中的小夜曲吧……

樂曲解說由Max Gossell先生饋贈。GS翻譯。

我要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