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塞戈維亞友善地堅持,特德斯科恐怕永遠也不會想到為吉他作曲,這對于從不演奏吉他的人顯然是件棘手的事。在与塞戈維亞會面后不久,特德斯科就創作了《跨越世紀的變奏》(Variations
à travers les siècles),這也是他的第一部吉他作品。他的《奏鳴曲,作品第77號》,《惡魔隨想曲》(Capriccio
diabolico),和著名的《塔蘭台拉,作品第87號》(Tarantelle)都顯示了他在吉他作曲方面游刃有余。被稱為“20世紀首部吉他協奏曲”的《D大調協奏曲,作品第99號》創作于羅德里戈的《阿協》和龐塞的《G大調協奏曲》誕生前不久。1939年,特德斯科已然創作數部不同形式的協奏曲(包括為小提琴創作的《意大利協奏曲》(Concerto
italiano for violin),鋼琴協奏曲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第二號,大提琴協奏曲,和豎琴小協奏曲),這使他對旋律与管弦樂的配合有了深刻的認知,從而确立自己的風格,并在吉他和頗為龐大的管弦樂隊間尋求平衡。
1953年,特德斯科創作了第二吉他協奏曲(作品第160號)。該作品同第一部協奏曲相比,管弦樂部分更顯龐大,而且突破了傳統的協奏曲框架。吉他獨奏呈示的動机由其他樂器接引并貫穿第一樂章。第二樂章《薩拉班德舞曲和變奏》(sarabande
and variations)相當長,打擊樂器的大量應用、清晰的主題和協奏,產生了某种奇异的暗示。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期,特德斯科与普列斯蒂-拉戈亞的會見說明了特德斯科對吉他二重奏的興趣。他的雙吉他作品比獨奏作品更加顯示了他的天才,對重奏者之間模仿和交替的掌握尤為得心應手。特德斯科接下來創作了《輪奏小奏鳴曲,作品第196號》(Sonatina
canonica),中速吉他曲(guitares bien tempérées),和《雙吉他協奏曲,作品第201號》。這首雙吉他協奏曲的管弦樂部分与作品第160號類似,但是更廣泛地使用了打擊樂器。第一樂章中,樂隊引出Pomposo主題,緊接一段小號獨奏;吉他延續小號并返回最初的E大調主題。長笛、單簧管、和弦樂撥奏推出第二主題Burlesco;在收束部分,第二動机以諧謔的方式出現,宣告第一樂章的結束。第二樂章行板是一部十九世紀德國浪漫曲。雙吉他僅彈奏簡單宁靜的主要動机和接下來動感活躍的第二動机。第三樂章是魔饜般的《墨西哥輪旋曲》(Rondo
Mexicano),小號不恰當地吹出主題,該主題在收束部陰沉地再現,打擊樂器則為這段充滿活力的終曲注入少許典型的節奏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