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長廊>浪漫主義>阿爾貝尼茲>阿斯圖里亞斯
《阿斯圖里亞斯》  

《阿斯圖里亞斯》是阿爾貝尼茲所作的鋼琴曲西班牙組曲(作品第47號)中的第5首。阿斯圖里亞斯是西班牙北部的一個地名(GS按:這部組曲的所有曲目均以西班牙地名作為標題)。這支曲子是e小調,3/4拍。A段是快板,主旋律和伴奏音用吉他上的鐘聲奏法作快速交替的演奏,產生一种特殊的共鳴效果。這段主旋律必須用p指演奏,而伴奏音必須i和m指交替演奏,p/i/m三指均用不靠弦奏法演奏,但是p指要盡量彈出靠弦奏法的音色和音量來,才能分出主旋律和伴奏的層次。A段的第一部分全部由十六分音符組成,這些十六分音符的第一音和第三音連起來构成主旋律。A段第二部分的伴奏音型全部是三連音,把每組三連音的第一個音符連起來构成主旋律,后面的兩個音符則是伴奏音。主旋律用p指彈奏,注意主旋律的音量要突出,音色要和伴奏音有所區別。伴奏音仍然由i和m指彈奏,音量要弱一些,但要清晰,三連音節奏要准确。A段的第三部分,伴奏音型仍然是三連音。這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有兩點區別,第一個區別是,每小節的開頭都使用了弗拉門哥吉他音樂中的掃弦奏法,因而增加了樂曲的熱烈气氛,也帶來了濃郁的西班牙風味。掃弦可以p指,也可以用p指以外的四指進行輪掃,注意掃弦的時候動作要干脆,不要拖泥帶水,以免掃出破音來。第二個區別是,伴奏音型的三連音全部是同音反复,表面看來演奏技法似乎比第二部分更容易一些,其實控制起來則比較困難,尤其是當主旋律音与伴奏音也是同音的時候,就要更難一些,務必要將主旋律和伴奏音區分開來。A段的最后一部分是將前三部分的手法混合在一起,造成一种此起彼伏的效果。A段的結尾是兩小節的撥奏,一個泛音,一個极弱的和弦,為樂曲轉入B段作了情緒上的准備。

B段使用行板的速度,總的情緒顯得平靜,但在平靜中蘊涵著內在的激情。B段的第一部分是16小節的八度和音旋律,每個樂句的呼吸都應用了泛音和弦,因而產生了幻想的意境。B段的第二部分是8小節的過渡,把情緒由宁靜逐漸引向激動。B段的第三部分是這一段的高潮部分,一開始主旋律在低音聲部,然后向高音聲部轉換,接下來推出全段的高潮,以后恢复平靜。在重現A段三連音節奏型三小節之后,樂曲又回到B段開始時的八度和音主旋律,結束全段。

經過大反复的A段之后,樂曲進入尾聲,再次回到宁靜安祥的意境之中而結束全曲。

下面就比較有特色或重要的版本作一點比較:

  • 約翰·威廉斯:比較經典的一個版本,控制感、層次感佳,音色飽滿。
  • 朱里安·布里姆:雄渾有力,但層次感稍顯不足。
  • 亞歷山大·拉戈亞:鐘聲效果獨特,大概是演奏時非常靠近指板的緣故。掃弦比較柔和,略顯拖拉。
  • 佩佩·羅梅羅:熱情奔放,富有感染力。
  • 莎朗·伊斯賓:A段情緒變化明顯,起始音量微弱,情緒逐漸高昂,對比強烈,但弱音量演奏時,右手指甲擦弦音有些過份。掃弦奏法在中把位顯得干脆自如,在高把位略有牽強。B段感情丰富,細膩獨特。
  • 愛德瓦多·費爾南德斯:掃弦之前的進行非常流暢,進入掃弦部分后顯得非常突兀,象病人沉重的呼吸。
阿爾貝尼茲的作品

本文主要以陳志老師的廣播講座為素材總結整理而成,其中附加的個人觀點僅供各位參考。

我要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