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教室>專題探討>制琴篇>現代吉他的解剖學
現代吉他的解剖學  

今天的吉他制作家們擁有丰富的遺產可資參考和利用。吉他的核心在于其西班牙根源,這一根源使吉他的材料,結构設計,外觀,甚至制作方法都受到了重要而深刻的影響。

但西班牙傳統本身在近些年間受到了各种各樣、尤其是來自北歐的外來影響。西班牙以外地區的制作家,則受到了來自美國和澳大利亞、實驗室及制琴工場新觀念的滲透。同時,吉他制作對于制琴師來說變得更加困難了。吉他手們要求吉他在安東尼奧·德·托列斯(19世紀偉大的西班牙吉他制作家)無法想象的環境中都能被听到,而合用的木材也越來越罕見。

下圖所示的由英國制作家保羅·費舍爾(Paul Fischer)制作的兩塊面板,代表了現代制作家在這一方面擁有的選擇。面板雖然是吉他最基本的方面,但它更是人們公認的、吉他唯一最重要的組件。

左側的具有七根指向十二品位的輕質“扇形音梁”构造,是与托列斯相關的經典系統(研究表明托列斯經常使用一种更為复雜的系統:外側音梁穿經音孔下方的共鳴橫梁。圖中的系統有三根共鳴橫梁,這一點雖然有別于托列斯的設計,但是七根扇形音梁和底部的斜向V形音梁則是典型的托列斯理念)。一塊未加固的云杉板材在垂直于紋理的方向上极易變形,扇形音梁与紋理方向(GS注:即豎直方向)成一斜角被粘固在面板上,在不過分增加面板重量的前提下,使樂器用來發聲的振動膜——面板得到加固。

位于右側被費舍爾稱為“緊繃”系統的面板正是為了直接解決(面板在橫向上不夠堅固)這個問題。一組极輕的网狀云杉音梁將面板平行和垂直于板材的紋理進行支撐固定。网狀系統的強度允許制作家使用1.5-1.7毫米厚的面板,而在費舍爾的托列斯風格的吉他中,面板厚度則達2.3-2.4毫米。在圖中這把特別的樂器中,費舍爾將音孔移到了面板的頂部,從而擴大了振動膜的面積。這個理念是基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弗郎西斯科·辛普利蕭(Francisco Simplicio)的設計。此外,費舍爾還將音孔一分為二。

費舍爾的試驗是在同卡爾地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物理學教授伯納德·理查森(Bernard Richardson)的討論之后進行的。他的試驗同澳大利亞制作家格里格·斯摩曼(Greg Smallman)采用的网狀音梁有些共同之處,雖然斯摩曼使用了更為另類的材料,而且其网格同面板的紋理成45°角。費舍爾在他現在制作的大部分吉他中采用上述的“緊繃”設計。

不過,托列斯的模型仍有价值。它那強勁的設計,使制作家們在制作過程里多得令人眩惑的可變因素中(比如:用來制作吉他面板的木材每塊都有自己的特性)能夠找到某种定式。實際上,多數手工制作的吉他仍然可以看到十九世紀或更早時期西班牙制作家的痕跡,雖然在細節上肯定有一些變化。

吉他的制作過程就象將一箱組件進行拼裝。面板的兩半沿中線拼合在一起,然后切割成型。批量組裝的音孔環飾,被鑲入音孔周圍的環行凹槽中。然后面板正面向下固定在一塊形似吉他、稱做索來拉(Solera)的工作平台上,接著,由數塊硬木制成的琴頸被粘合到面板上。

側板(或琴肋)靠熱力彎曲定型后,被插入琴腳(GS注:即琴頸伸入琴体的部分)的嵌槽中,通過單獨的木塊或一條連續、規則截口的木線固定于面板(連續規則的截口使木線可以沿面、側板的接合線彎折)。琴底的硬木將兩塊側板固定在吉他底部。

接著,將已經撐牢的背板粘合到側板上,把裝飾用的鑲邊,緣飾、滾條逐一嵌入,然后是指板,品絲和弦橋的安裝。接下來就要將吉他用很多手工制作家偏愛的虫膠清漆進行繁复的法式上光,或以聚酯類涂料進行噴涂。從表面上看來,制作一把吉他并不難:很多業余的木工都制作過吉他,但是制作一把具有优良音樂性的吉他絕非易事。

下圖較詳細地展示吉他的大致构造:


側板在琴底相接并粘合于整塊的輕質強力硬木,圖中使用的是柳木(柳木也用來制作小提琴的琴底),但也可使用歐椴和楊木。這張照片可能令人產生誤解,因為琴頸和琴底實際上是在制作之初粘合到面板而非背板上。

吉他的側板是由大片的硬木切割而成,圖中所示的巴西玫瑰木側板是在該种木材被禁止出口很久以前就購得并儲存下來的。通過熱力烘焙使側板彎曲定型,象弗列塔等西班牙制作家,在拗彎側板之前,先將木材浸泡過夜,然后在一個由木爐加熱的垂直管筒中進行彎曲定型,費舍爾則以電熱器將側板彎曲定型。側板的上端嵌入琴腳的槽口:有些制作家,比如弗列塔,先將琴体制好,然后用鴿尾形的榫頭將琴頸插入琴身。同面板一樣,從同一塊木材縱向切開的兩半背板,粘合固定時要將它們的紋理吻合配對。雖然弗列塔在背板上使用四根橫梁,通常情況下吉他背板采用三根橫向音梁。圖中所示的四音梁背板是費舍爾的“緊繃”系統的組成部分。很多新型的支撐系統都要求堅固的背板。

琴頸是用一片狹長、扁平的木材制作的。留在琴身外的琴踵部分和伸入琴体的琴腳部分是由數層相同的木料构造而成。琴頭通常是從琴頸斜向切割下來,翻轉180°后再粘合到琴頸上,接下來對琴頭進行鑲飾和鑽孔,以安裝机頭(即旋紐組)。指板是在裝到琴頸之前就切割好的。鎳銀材質的品絲被敲入事先刻好的指板凹槽內。圖中還展示了骨質弦枕,一對极為昂貴、產于英格蘭的大衛·羅杰斯(David Rogers)手工机頭,和一套琴弦。

圖中較粗的兩條木線上刻有規則的切痕,它們是用來加固側板与面、背板間的接合處的。兩條較細的木線則是鑲嵌在琴体不同位置的裝飾線。音孔環飾的馬賽克同樣起到裝飾作用,它們已成了制作家的商標。制作環飾有好几种方法,但都繁复無比。圖中的環飾是通過將各色的木條環繞一條鋼管粘合在一起。一片一片的環飾由此切割而成。可与骨質弦馬相分离的現代弦橋則是古典吉他較為近代的体現,這种理念是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才出現的。玫瑰木是制作弦橋的傳統材料,用來与音孔環飾相匹配的嵌木細工使弦橋顯得更加典雅。

制琴專題

本文譯自The Classical Guitar: A Complete History,作者為約翰·莫里士(John Morrish)。感謝GuitarSalon授權。

我要行動